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潮汕商会 潮州会馆 世界潮商大会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潮商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国内潮汕商会 | 海外潮州商会 | 潮州会馆 | 世界潮商大会 |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 潮商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综述
中原商会系列三 潮汕商会多老板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2 月 4 日 20 时 17 分 27 秒  
来源: 价值中国网 陈民 原创   2009-10-21 9:56:00

    他们是世界上最富的人群。亚洲首富李嘉诚、中国内地首富黄光裕,甚至泰国、新加坡、加拿大、澳洲的华人首富,都出自这个地方。
  他们饿死不打工。信奉自己做老板,小小生意能发家。
  他们种田如绣花。七山两水一分田,逼得他们精耕细作,也熏陶出他们随和执著,把小生意做成大品牌的耐性。
  他们是潮汕人,是有潮水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的那个族群,
  他们是“东方的犹太人”。全世界有这个称呼的,除了温州人,就是潮汕人了。
  饿死不打工 信奉自己做老板
  饿死不打工。这句话听来有些偏执夸张,但对潮汕人来说,却贴切无比。
  他们从小受的熏陶就是要自己做生意。即使短暂的打工,也是为了积累资本,有一天自己做老板。
  林戈是汕头人。1986年,从南海舰队退役的他到深圳找朋友玩,被深圳红红火火的装饰行业吸引,好奇之下就留在了这座城市。“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会是我后来的主业。”林戈在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外,还去大学听一些设计方面的培训。林戈与众不同的举动被公司老板看在眼里,两年时间过去,他找到林戈,要提拔他为公司装饰部经理,并承诺当时看来是“天价”的薪酬:月薪8000元。他以为这个年轻的潮汕人会感激涕零地接受,令他大感意外的是,林戈婉言谢绝了。
  他要自己开公司。“两年的时间,我已经摸清了装饰行业的每一道脉络,就拉了一帮兄弟出来单干了。”当时的林戈,除了两年积累下的经验,实力方面根本无法与人抗衡。在研究了市场行情之后,他决定“借船出海”。他找到在深圳搞房产搞得风生水起的河南人罗林芳,几个小时的深谈之后,深圳英协地产的老板罗林芳答应林戈挂靠到自己旗下,承包其公司的装饰工程。
  林戈就从这里开始起步、壮大。1992年,英协地产进军郑州,林戈带着自己的装饰公司来到河南。他在郑州接的第一个工程是丰产路的一家酒店。他带着空压机、射钉枪这些当时在内地还很稀罕的工具进驻工地,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几百平方米的吊顶。“当时流行全国装修看深圳,林戈从深圳带回的不光是这些新奇的玩意儿,还有南方装饰业独特的超前理念,这些把业主震得目瞪口呆,他的装饰公司在河南就这样一炮打响。”潮汕商会秘书长黄楚明说。
  “工夫大大是度生,生意小小能发家。”这是潮汕人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黄楚明的解释是这样的,“为人家打工的,做得再大也只是够生活。自己做老板,即使生意再小,只要用心做,也能够做大、发家。”
  种田如绣花  精耕细作把小生意做大
  大凡接触过潮汕商人的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潮汕人随和、恭俭,特别善于精耕细作。“这跟我们生长的环境有关。我们潮汕在广东、福建交界处,自嘲为省尾国脚。三面环山,一面向水,地少到人均不到三分。”黄楚明说。
  七山两水一分田的环境,逼得潮汕人种田如绣花。“从小生意起身,自然得对顾客温良恭敬。不精耕细作,没有耐性,小生意就不会一步步做大。”开心果大王林旭新说。
  揭阳人林旭新是在河南有了“开心果大王”这个名号的。1996年他来郑州闯市场,“一开始人生地不熟,只有在路边开小店。但我要把干果生意做大,就得进商场。”
  他把自己的货赊销给经销商,鼓励他们进超市。潮汕人的细心、耐心、恭俭,就在林旭新身上显露得淋漓尽致。“当时北方人习惯吃瓜子、花生米,对开心果还很陌生。”林旭新就在超市里组织免费品尝,针对北方人喜欢咸食的特点,调整了开心果的甜咸度,“当时我们引进的有伊朗和美国的开心果,但根据顾客反馈的意见,我们最后选择了美国的开心果。”
  2005年,林旭新的光新园开心果已经占据了河南市场60%的份额,他在这一年开始进驻新疆市场。几年过去,光新园的干果不光把新疆的巴达木、葡萄干等优质干果引进了中原,占领了新疆大部分市场,还把市场触角伸到俄罗斯、外蒙等地,成为拥有集蜜饯、干果等50多个系列,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开心果大王”。
  “我1997年在河南成立公司,当时并不是实力最强的,可我坚持精耕细作8年,最后市场终于红起来了。”精耕细作,再小的生意也会做大,这是林旭新总结自己能走到今天的关键。
  最抗打压 男人出来闯天下
  黄楚明是做针织生意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郑州商战最热的时候,黄楚明就带着自己的针织产品来到了郑州。“一开始是为几个大商场做供应商,生意还不错。到了1999年,几个大商场相继破产,我好不容易积累的那几十万元就此打了水漂。”
  但潮汕人抗打击的能力是最强的。“在我们老家,经常有台风,你种的田眼看就丰收了,一场台风来了就没了。没了就没了,总不能去自杀吧?从头再来。”黄楚明在1999年又回到了老家,找品牌,赊销人家的产品。他在银基商贸城租了个小摊位。牛奶丝内衣、棉加莱卡、大豆纤维、竹纤维内衣……这些新产品带来的一闪而过的商机,几乎每一个都被黄楚明捕捉到了,“就这样从低谷中一点一点又走出来了。”
  2007年,黄楚明成立了自己的优优服饰有限公司。现在他的旗下,已经有“新一系”、“北极秀”等四大产品,代理商在河南发展到160多家。“潮汕的针织在全国都赫赫有名。特别是文胸、内衣等,几乎占绝对主导地位。可以说10个中国女性,有7个戴的文胸,都是我们潮汕生产的。”黄楚明说。
  对潮汕人的抗打压能力,黄楚明觉得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做生意谁能不碰上个沟沟坎坎?很普通嘛。”不纠结在困难里自我折磨,把失败看淡,从头再来,他觉得这是潮汕男人的天性,“在我们那儿,男人天生就是要出来闯天下的,女人只要在家里看好家就可以了。”
  渊源深厚  我们的族谱在中原
  对潮汕商会的会长林戈来说,河南是成就他一生事业的地方,也是他祖先的所在地。“我们林姓家族的族谱就在新乡的比干庙里,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去年我受邀参加了世界林姓认宗大会,才知道除了林姓外,比干还是柴、李、邢、陆姓的共同太始祖。”
  不光是林姓,在河南的很多潮汕人,比如黄姓,还有郑姓等,都在河南找到了自己的先祖族谱,“所以说潮汕人跟河南是渊源很深的。”
  据商会不完全统计,现在在河南的潮汕人有4万多人,遍布房地产、针织服饰、化妆品、餐饮、文具等几十个行业。其中河南六建金地建设有限公司、双凤实业、祥记燕翅鲍等,很多已经成为河南行业里的知名企业。
  在郑州做了15年生意的黄楚明已经把家全部搬到了郑州。除了一个在深圳做生意的儿子外,其他三个现在都在郑州上班、经商。“我们家的第三代——我最宝贝的小孙女,也是在郑州出生的,现在已经10个月大了。”
  商会名片       
  郑州市潮汕商会,成立于2001年12月6日,由在郑州经商、工作、生活的潮汕同乡组成。商会秉承“敦睦乡谊,团结互助,与时俱进,共谋发展”的宗旨,成为连接郑州、潮汕两地政府与商会会员的桥梁,和促进两地经济发展的纽带。
  商会现有会员企业500多家,主要包括建筑装饰、道路交通、针织、服饰、化妆品、文具、餐饮、食品等几十个行业,为郑州、潮汕两地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商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