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区域经济 >> 福建省 >> 福建私有经济 >> 福建民营企业走过30年的辉煌
福建省
福建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福建经济自主性研究 | 福建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主要产业、产业集群 | 福建的自主研发与自主核心技术 福建技术与专业人才战略 | 福建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福建山区发展问题 | 福建的城市化 县域经济 城镇化 | 福建私有经济 | 福建国有经济 福建外资 | 福建经济综述 | 福建教育综述 | 福建历任省委书记省长访谈录 | 福建籍亿万富豪(闽南、福州、闽西客家以外地区)
福建民营企业走过30年的辉煌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9 月 18 日 17 时 45 分 34 秒  
来源: 《闽商》 文/本刊记者 陈国明 图/吴利轩   2008-12-17 17:48:14
    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福建民营经济从萌芽初现到发展壮大,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形成了一个个产业集群,如今已成为支撑海峡西岸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它不仅在福建,而且在全国都受到了强烈的关注。

    福建省地处海峡西岸,又是中国综合改革实验区,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具有先行先试的基础和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民营企业从萌芽、发展、壮大,走过了30年的辉煌。据统计,至200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户数已达162247家,注册资金4101.56亿元,从业人员202.56万人。民营经济为福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对福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0年发展轨迹
  海上丝路源头城市泉州,是福建民营企业发祥地之一,从改革开放之初被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称为“晋江陈埭乡镇企业一枝花”开始,泉州人便开始了经济体制的变革,敢拼爱赢的泉州人纷纷打破“禁锢”闯荡商海。泉州民营经济在1978年用挂户经营的方式掀开了民营企业的萌芽。当时,晋江陈埭镇的20张集体企业牌照,被190多家联户集资企业挂户,完成了民营企业的最初探索。
  帮登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侯炳辉,是福建省首批股份制民营企业的创办者。29年前,他和他的7个伙伴,集资10500元在南安洪濑镇东街低矮的小平房里成立了洪濑鞋帽厂,开创了泉州乃至福建首家股份制民营企业。“从来荒径多荆棘”,该企业经历了“技术短腿”等困扰后,选择了生产童鞋。1987年,他收购了所有的股份后,开始为打造品牌努力。1995年,帮登公司引进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从而打破手工制鞋的历史;同年,其“闪光发声童鞋”贴上中国名牌产品的标签。进入2000年后,帮登鞋业的产品代名词里,出现了“闪变侠”、“蜘蛛侠”、“弥尔奥特曼”等卡通形象,成为泉州业界率先“试水”创意经济的企业,企业触角覆盖了中国90%的地区以及世界各地。
  帮登是泉州民营企业的领路人之一,泉州则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行地区之一。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刻,从第一家民营企业窥见了30年来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在泉州精神的鼓舞下,八闽大地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许多敢拼敢赢的年轻人学习泉州人纷纷下海弄潮,曾经闻名全国的武夷山农民企业家矮胡,在武夷山区建起了全省首家民营宾馆,他为此招来了风雨,但也为闽北山区创办民营旅游企业树起了典范。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先生,祖籍侨乡福清市,他原来在其家乡福清市一家做水表玻璃的企业当采购员,1984年4月承包了这家连续亏损6年的厂子。1987年,他意识到当时主要还依赖进口的汽车玻璃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于是,他联合了11个股东集资627万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在后来的10年间,他不断引进技术,改变了高档车用玻璃依赖进口的局面,其产品除了在国内占有55%以上的市场份额,还从1990年就开始出口,占据了北美市场的约10%份额,同时也是东南亚市场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之一。现在,他已成了全球知名的企业家。
  圣农集团董事长傅光明,是闽北山区在改革开放之初果敢地甩掉铁饭碗下商海冲浪的先行者之一,他从购买300个鸡蛋孵化小鸡开始发展养鸡事业,现在该企业成了中国南方最大的肉鸡供应企业和洋快餐麦丹劳、肯德基鸡肉专供企业。
  此外,在这风雨兼程的30年中,福建省还有许许多多诸如泉州“七匹狼”、“安踏”、“利朗”、“浔兴拉链”、“匹克”,厦门书生集团、银鹭集团,福州的新大陆集团、福州瑞达电子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也都是从小作坊开始发展壮大,如今都令世界大企业刮目相看。他们已成为福建经济发展中不可小觑的力量,撑起了福建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萌牙、成熟、壮大
  30年来,八闽大地的民营企业在经历了萌芽阶段后,逐渐成熟,并不断成长壮大。许多在茁壮成长中的民企,还积极参与了国企改革和资产重组,通过外部兼并等外延方式来扩张规模。他们以产权转移、资产重组或通过市场兼并、收购其他企业的方式扩大其企业规模;还有一部分是以股票债券方式向资本市场融资来达到规模扩张。如福建升汇集团,2003年5月12日收购上市公司丹东化纤,仅用了7个月,使丹东化纤由2002年亏损9885万元面临退市风险一举咸鱼翻生,2003年实现净利润4973万元;2004年集团又整体收购芜湖裕中集团,并在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兴建升汇纺织工业基地。同时将原裕中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建设3个5万锭纺纱车间,增添设备192台套,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大型纺织工业基地。
  据福建省工商局《有关福建私营企业情况分析报告》的一份数据显示,福建的民营企业在逐步长大后,开始向新兴产业进军,尤其是在民营经济相对更加发达的泉州市,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传统民营企业,开始把目光瞄向新兴产业。
  泉州市民营经济超过总量的90%,全市企业的科研力量也主要集中在民企。泉州市科技局对民营企业进军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的项目给予优先立项。政府在资金、政策、人才方面对新兴行业进行重点鼓励与倾斜,包括竹纤维、光电、光伏、太阳能在内的200多个项目受到了扶持,使其进一步做强做大。
  福兴集团是晋江一家生产拉链的龙头企业,2年多前,福兴集团与厦门大学软件学院联手,组建创意产业联合研发中心,进军创意产业。该研发中心致力于顶尖级的工艺开发,帮助福兴集团与世界拉链业的老大日本YKK展开技术竞争。
  由于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出口退税降低、企业外部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泉州的纺织、服装、鞋、石材等传统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为此,许多企业也纷纷谋求技术和产业的双向突破。
  30年来,由于以电子通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为代表的部分行业地位不断提升,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企业和产品,这部分行业企业70%以上是民营企业。截至2007年底,全省拥有1026项“福建名牌”产品称号,生产企业相对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厦门和泉州,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省经济健康发展。
    
 
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在这短短的30年中,福建省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各种所有制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而民营企业已确立了在“走出去”队伍中无可替代的主体地位。截至到今年5月,福建省经审批核准的民营境外企业有486家,占总数的71.5%,累计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达4.9亿美元,占总量的60.7%。
  福建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的领域由单一到多元,涉及贸易、生产加工、服务业等领域。目前,全省已有314家民营企业在香港等地设立境外贸易网点,占项目总数的47.8%,近一半的境外民营企业从事上述类型的国际市场开拓业务。与此同时,在境外从事生产加工带动省内原材料和设备出口的境外加工贸易已成为福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主流方式。目前,全省已有150多家民营企业在境外设立加工贸易企业,涉及纺织、服装、建材、运动鞋、食用菌等产品的生产加工,每年带动了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出口。
  近年来,福建省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区域已从港澳地区为主转向东南亚、拉美、非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一批民营企业分别在赞比亚、蒙古、帕劳、佛得角、巴哈马、肯尼亚、牙买加等新兴市场设立境外贸易企业或加工网点,开创了福建企业在上述国别投资兴业的先河,使福建企业境外投资涉足的国别从原来42个增加到48个,投资区域更趋多元化,密切了福建省与上述国家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在这30年中,福建民营企业境外资源开发从无到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如:福耀玻璃工业集团收购了德国一家提供汽车零部件增值服务的公司,改名为福耀欧洲公司。被收购的德国公司主要为奥迪、大众、奔驰、保时捷等名车提供配套服务,这意味着福耀取得了登陆欧洲市场的通行证,完善了福耀集团在海外市场的配套体系。3年来,福耀玻璃工业集团稳扎稳打,成为在全球同行业排名第7的跨国公司。
  福建紫金矿业集团遵循“收购矿山自主开发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并举的发展途径,先后在香港、加拿大、俄罗斯、蒙古、缅甸、南非、秘鲁、塔吉克斯坦等8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公司、收购项目或参股海外公司,已完成对外投总额约2亿多美元,初步形成业务覆盖周边国家、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及欧洲的经营格局,成为国内矿业企业控制海外资源较多的企业之一。如今,该集团还分别在蒙古、加拿大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采取新设和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
  此外,福建民营企业还实现了境外资源开发的新突破。如:福建省三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设立合资企业“三山(印尼)矿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中外双方各占股份50%。该境外企业每年可返销国内磁铁矿200万吨,弥补境内生产企业的资源短缺。
 
高度社会责任感
  30年的发展轨迹表明,福建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广大闽商弘扬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精神,表达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涌现出许多慈善家。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初至2007年的5年中,全省已有2.6万余名民营企业家累计为社会各项慈善事业捐款达近20亿元。其中有“中国地产大亨”称誉的世纪金源董事局主席黄如论,累计向社会各项慈善事业捐款达数亿多元,被评为“中国第一慈善家”。
  为帮助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由福建省民营企业组建成立的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从2005年起开展了“光彩助学”活动。全省民营企业家共捐资近8亿元,捐助大、中、小学生约30万人次,修建各类学校600多所。
  在历年中国大地所发生的洪/灾、雪灾或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无处不涌现闽商慷慨捐资的义举。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闽商更是纷纷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手,展现了闽商大海般的博大襟怀。
  地震发生当天,中绿集团即在第一时间做出向灾区捐献总价值120万元物资的决定,并通过中绿物流配送中心,直接把赈灾的方便面、饮料、大米、蔬菜等送往灾区。同日,福建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决定首批捐款5000万元,这样慷慨乐捐的闽商不胜枚举。
  得知地震消息时,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福建商会副会长、福建达利集团的董事长许世辉正在往重庆去的飞机上。下飞机后,他当即找了辆车冒着危险赶往成都,决定以福建达利集团成都公司名义,向灾区捐助500万现金及价值500万元食品。13日,正在香港参加该集团股东大会的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得悉灾情后连夜打电话回公司总部,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向四川灾区捐款500万元,以解抗震救灾之急需。当新闻在神州大地传开,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立即以公司的名义向灾区捐出了1300万元;福州阳光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林腾蛟先生以个人的名义捐出了1000万元,中国教育基金会接受了这笔捐款,2008年8月31日,52名灾区失去父母的贫困学童进入由福州国际阳光集团创办的福州阳光学校,开始了充满阳光的学习生活。
  与此同时,许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福建商会闽商纷纷伸出援手,不断向灾区人民送去食品和生活用品。许多闽商在自己的企业受到重大损失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拯救自己的企业,而是想到如何拯救灾民,为政府分忧。
  改革开放30年,福建民营企业用实际行动写就自己的辉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