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区域经济 >> 福建省 >> 福建历任省委书记省长访谈录 >> 黄小晶:海西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福建省
福建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福建经济自主性研究 | 福建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主要产业、产业集群 | 福建的自主研发与自主核心技术 福建技术与专业人才战略 | 福建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福建山区发展问题 | 福建的城市化 县域经济 城镇化 | 福建私有经济 | 福建国有经济 福建外资 | 福建经济综述 | 福建教育综述 | 福建历任省委书记省长访谈录 | 福建籍亿万富豪(闽南、福州、闽西客家以外地区)
黄小晶:海西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9 月 18 日 17 时 28 分 7 秒  
来源: 闽商网 文/陈悦   2006-12-1 17:30:26
福建正在推动中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可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十一月一日到三日在厦门举行的“二00六年中国民营有制经济论坛”上,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省长黄小晶的演讲所体现的福建官方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支持,以及“海西”所呈现的发展机遇,值得有志在海峡西岸大展身手的闽商们细细品味。

四个特点奠定民营发展基础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近两年积极推动“海西”建设,福建经济发展势头颇为喜人,为民营经济投资福建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黄小晶在演讲中指出,福建目前的经济形势呈现四个基本特点:
其一,福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去年生产总值达到650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达11%以上;财政总收入788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形成六十个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信息、石化、机械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新型工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中居第二位。
其二,福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多年持续的交通建设,开辟了从沿海枢纽港通往内地的大通道,为“海西”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铁路已有鹰厦、梅坎、横南、赣龙四条出省通道,温福、福厦铁路已经开工建设,龙厦、厦深等铁路将在近两年内先后开工建设。到2010年,全省铁路进出省通道达到六到七个,形成两纵三横的铁路环网,总里程达到2500公里以上。而且,现在所有在建铁路都是二百五十公里时速以上的双向快速铁路。连接广东、浙江的沿海高速公路大通道福建段全部贯通,目前全省九个设区市都已通高速公路,到2010年内形成二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八条高速公路进出省,总里程2400多公里。福建深水岸线资源居全国首位,目前已形成厦门、福州为主枢纽港、其它港口配套的格局,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到2010年可望形成厦门、福州两个超亿吨大港,全省港口吞吐量达到3.5亿吨以上。航空方面,拥有厦门、福州、武夷山、晋江、连城五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千万人次,到2010年年吞吐能力可达2000万人次以上。此外,到2010年电力装机容量可达3000万千瓦以上,福建将建成中国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
其三,闽台合作不断扩大。闽台一水相隔,五缘相连。福建遵循“五缘”优势,追求“六求”合作,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覆盖全省,四个台商投资区布局福厦两地。截至今年九月,全省台资项目达8000多个,实际利用台资170多亿美元;闽台贸易额440多亿美元,两马、两门往来旅客累计突破170多万人次,泉州到金门航线已开通,福建也首次实现大陆与澎湖的货运直航。
其四,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福建保持社会和谐。福建人文底蕴丰厚,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源远流长。2005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000多元和4400多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六成多和三成多,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而且,福建素有“生态省”美誉,森林覆盖率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居全国首位。这些都为福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有可为

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的福建民营经济,需要一个进一步向上飞跃的动力。而黄小晶明确指出,目前福建正在大力推进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为福建民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2004年初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海峡西岸”现已写入中央文件和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覆盖周边地区,对应台湾海峡的经济区域,是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和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体。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福建视察,充分肯定海峡西岸决策和发展状况。可以说,海西战略已经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未来五年,随着福建“海西”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福建可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开创更多商机。
根据规划,到2007年福建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福建生产总值将超过一万亿元。“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市场容量和商业机遇。民营经济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九大支撑体系建设,进入产业发展领域,投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大有可为。
同时,随着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部署全面实施,国家在推动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优化要素配置、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倾斜支持,民营有制企业进入“海西”地区将获得更大的优惠、便利以及投资回报。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无疑也将进一步加强福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合作。随着海西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纵深推进的基本态势持续拓展,民营企业投资海西,将更好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中提升层次,在连接中西部地区中开辟市场。
“海西”建设注重推动闽台合作。随着福建全面落实中央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各项政策举措,福建必“先行先试”,加强闽台经贸联系,加强人员往来。民营企业参与闽台产业对接、贸易合作、农业开发,也就空间更大、机会更多。

改善外部环境利好民营经济发展

一个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是民企深切的期待。黄小晶省长在民营经济论坛上披露的一系列福建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无疑对民企进军“海西”是值得关注的利好。
福建历来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早在1998年就出台了“加快福建民营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近年来更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海西建设的八大举措之一。2005年,福建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着力构建政策法规、开放合作、融资担保、社会服务、宏观指导等保障体系,优化民营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行政环境和法律环境。
对于在福建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民企,黄小晶表示,福建将采取措施帮助指导民营企业积极面对国际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在壮大贸易主体方面,凡是注册资本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外贸生产加工企业,注册资本五十万元以上的外贸流通类企业,都可以取得外贸流通经营和生产企业自营的资格;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对参加境外展览会和洽谈会的外贸企业,可以循因公管道办理出入境的手续。
企业用地是福建民企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黄小晶透露,福建将城乡建设规划的民营工业项目用地,列入土地利用年度整体规划;对省百强民营企业的重要发展项目增加用地,由省里直接调剂,保障合理合法用地。
融资难是民企的“心头大患”。黄小晶对此表示,福建将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支持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以及社会资本为民企提供信用担保,为民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近些年来,民企发展纷纷遭遇“人才”之痛。据黄小晶介绍,福建将加快为民企发展的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方面政策,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和劳务派遣制度;鼓励各高校和职业学校举办面向民营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和高技术人才。
此外,福建将完善长年性、宽领域、高层次的项目对接机制,让企业的技术需求通过这个平台得到解决,从中找到新的增长点;积极倡导和支持以民营企业为主要对象的科技推广中介机构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将支持企业为主体,加快建设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推动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所共建技术研发机构,培育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福建已经建立省级中小企业发展、项目成果转化等专项基金,对民营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升级的项目和列入国家部委专项扶持的项目都给与重点扶持。 
在政务环境方面,福建还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下放审批权力,提高行政效率,更值得注意的是,黄小晶强调,福建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渐从分散的政策支持发展为系统的制度保障,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系统地加以解决,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制定涉及民营企业的有关政策规定,将首先征求民营企业意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福建计划每两年评定和公布省百强民营企业,每两年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政策措施扶商、社会舆论倾商、科技创新强商、银企互动活商、办事环节利商、依法维权护商”的民营经济发展氛围。
凡此种种,福建政府不但要将民企带进门,而且细腻地为民企发展铺好路,力推民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举措若得到有效落实, 承诺若得到兑现,可以相信民企在海峡西岸将走上发展的坦途。
 
黄小晶:民营经济对福建发展三大贡献

福建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八十年代就出现了晋江模式、长乐草根工业等,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撑起闽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广大民营有制企业艰苦创业、敢拼会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民营经济日益成为福建发展的主要力量和有力支撑。” 黄小晶省长在民营经济论坛演讲中高度评价福建民营经济的成果和贡献。
具体而言,民营经济对福建发展的贡献,在这位多年从政福建的父母官眼里有三:
第一,促进了福建经济总量的增长。2005年,福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06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68%。民间资本充裕,全省居民存款达到3000多亿元,相当于福建生产总值的六成;民间投资活跃,全省民营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19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福建省内以民营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纺织、服装、鞋业、工艺陶瓷、电子电机等产业集群都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
其二,促进福建改革开放搞活。2005年福建民营有制企业16万多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70%,其中注册资金500万以上的有23000多户,亿元以上的有610户,比去年增长二成多。随着民营经济的成长,民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明显,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还推动政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公用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改革。例如,福建全面推行引入民营有投资为主体的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吸引民间资本31亿多元,形成日处理180万吨污水、9200多吨垃圾的能力。同时,福建民营经济外向度较高,2005出口额达29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4%。民营经济成为福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发的生力军。
其三,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增加社会就业的主要管道,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91%;成为福建税收重要来源,2005缴纳税金450多亿元,超过福建税收总额的50%以上;还是丰富市场、活跃流通的重要力量,福建85%名牌是民营企业创造。民营企业家们积极投身光彩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一共捐资20多亿元,兴办公益事业和支持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