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广州 珠三角 广府地区
国内广府籍亿万富豪 | 海外广府籍亿万富豪 | 珠三角及广府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 珠三角及广府地区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主要产业与主要大公司、产业集群 | 珠三角及广府地区城市经济、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富裕村与新农村建设 | 广府商会 广府商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广府商人在国内的投资 广府地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广府商人研究 | 广府商人失败案例 | 与广府商人有关的法律案例 | 广府籍职业经理人 | 广府籍经济学家 | 广府籍科学家、院士、著名专家教授 广府地区科学技术 | 珠三角及广府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建设 | 广府地区经济综述 | 广府文化 广府方言(广州话 白话) 广府地区教育 广府籍状元 | 食在广州 | 广府客家关系 广府潮汕关系
中山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困境与出路
客家经济网   2014 年 4 月 26 日 23 时 19 分 59 秒  
来源: 《经营与管理》   2014-4-1 11:23:46

    地处珠三角的中山市的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大,村域工业化、非农化、城市化水平高,城乡一体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全市18个镇全部进入广东百强镇名单,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珠三角特有的模式。然而,金融危机后,中山市的农村集体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集体经济收入萎缩、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发展不平衡和负担沉重。当前,珠三角地区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期,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正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命运抉择。

    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1.产业升级进展缓慢

    除了物业出租,中山市不少农村集体经济走的是大办小加工、小五金、小冶炼、小化工、小塑料的“五小”路子,靠贴牌加工和低端廉价竞争。随着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这种靠以牺牲环境、拼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但由于村集体经济主要分布在一些技术水平不高的行业,缺乏技术支持、劳动力因素低下已成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如小榄镇五金模具业发展有几处“短板”。传统型、附加值低的企业多,现代型、附加值高的企业少;代工型企业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2.“双转型”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在广东省全力推行“双转型”的进程中,原处中山市的一些企业纷纷迁至外地。如东升镇部分村集体因受污染、技术落后和高能耗低产出等不利原因影响,其原属辖区内的一些印染、造纸、平板玻璃、水泥和制革等主要产业正面临整体搬迁。在新企业入驻前,原本被租用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厂房被空置。此外,一些科技水平不高的中小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据调查,2012年沙溪圣狮村集体工业厂房空置5500多平方米,劳工宿舍出租率下降10%,整体物业出租收入降幅,而且这种不利局面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复苏。

    3.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水平低

    当前很多村镇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规范运行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如在土地征占用补偿费问题上,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群众在征地后要求全部分光征地补偿款,农村组织也不愿意做群众工作,“分光用光”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给集体经济留一点,有的一点也不留,花光用完。导致农村资源用尽、发展无门。同时,集体经济与村民利益关联度尚不够紧密,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力度不够大。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实行“家长制”管理,集体土地、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管理权集中在村主要干部手中,少数村干部贪占挪用公款,或用公款请客送礼,或盲目投资搞项目,结果“富了和尚穷了庙”,因财务问题、权益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出现,如西区长洲村的资产纠纷事件。

    4.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

    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现象。以2011年数据为例,2011年,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0.18亿元。全市集体经济纯收入1000万以上村(居)56个占23.5%,500~1000万元村(居)57个占23.7%,100~500万元村(居)101个占42.5%,100万元以下村(居)25个占10.3%。2011年集体经济实力最强的村是小榄镇永宁社区,年收入达2.38亿元,比年收入最低仅为82万的村,两者差距290倍。富裕村与薄弱村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薄弱村集体手中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1.生产经营方式单一

    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大都以厂房、土地等物业出租为主要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投资少、管理简单,在改革初期为农村集体经济带来了丰厚收益。但这种单一经营方式存在天然的缺陷,一是物业租金升值空间小。农村集体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往往一签多年,而租赁期内租金变化并不大,遇到经济不景气时,租金反而可能不升反降。二是自主性差。集体经济掌握土地的所有权,生产经营的主体则是外资和民营。很多民营企业租赁土地厂房后从事诸如冶金、锻炼等污染大,收益小的产业,这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粗放式的发展已越来越跟不上当今形势的环保要求,而村集体却显得无能无力。另外,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纷纷撤资搬迁,依赖于厂房出租的集体经济近几年不断下滑,已出租土地为主的单一生产经营方式已难以为继。

    2.平均、固化的集体产权制度

    2002年中山市全面启动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股份配置、固化股权、按股分红等方法建立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取代村委会成为集体资产管理者。这次股份合作制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股权固化。股民的个人股份“生不增、死不减”,个人股权也不能转让、流动。这种制度形成不了有效的激励,个人积极性也难以调动,集体经济组织运作起来也就难以产生高效率。因此,股份经济合作社不许流动的固定封闭的产权制度,外部资本无法顺利进入,为股份合作社带来新的项目、新的技术等管理理念,使得集体经济缺乏活力。中山市这样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组织,从它的产权和分配方式、管理方式的分析来看,它本质上应是一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它不是一个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大潮流下,不走向现代化的企业体制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从近几年中山市集体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似乎也看到了这种体制日渐颓势的迹象。

    3.政社合一的组织体制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的产生,使农村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经济管理组织。当前,包括中山市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大多数农村采取的是“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领导机制,也即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任经济合作社董事长。而且中山市多数村实行的是“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领导机制,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政社不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机构精简,一定程度上决策效率高,更主要的是经济合作社给农村基础组织提供了其运作必须的资金,促进了农村的社会发展。然而,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日益发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三合一”的领导机制逐渐显得不合时宜了。党支部、村委会和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在职能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社会管理以追求公平、和谐为工作出发点,而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是以追求赢利为目标。不同目标的组织合在一起,就必然会互相牵扯,互相制约。

    4.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负担重

    我国长期以来农村的公共服务由农村自己解决,成了天然合理的原则。但是从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的关系来讲,应该是谁掌握税收和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就应该由谁提供。村(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政府机关,没有征缴税收的权力,自然不应该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其次,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观点来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也是其应有之责。最后,再从中山市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来分析,中山市农村工业、城镇化程度较高,多数村里集聚了大量的工商企业,再加上众多的外来打工人员,农村提供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治安、计生等公共服务的责任重大,这也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5.农村集体组织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人才引进和培养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中山市大多数村支部书记的学历普遍较低,且存在老龄化现象。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缺乏懂得现代经济管理的人才,又缺乏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对村级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健全。现任村干部存在着官本位主义的思想,对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存在抵触情绪,使真正懂经济、会管理、有技术的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到村级班子。而即使后备干部经群众推选产生后,组织对他们的培养力度也不够,部分村干部基本对他们放任自流,主观上积极性不高,村组织的带头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中山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出路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同发展区域经济一样,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规划要先行,不能盲目推进。方向是至关重要的。方向错了,越努力就错得越远。中山市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必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不能走一步看一步。

    (1)各村镇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提出本村发展的目标,包括长中期目标,该目标既要有实现的可能性,又要有一定压力,并给出具体的目标值。

    (2)要彰显特色,错位发展。各村镇既要突出“一村一品”,更要做到“一村一精品”。集体经济组织在提供全面服务,为在集体经济发展发挥出其引领作用。

    (3)要有具体对策措施。各村镇针对提出的目标,要有土地、资金、政策等明确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具体落到责任部门、责任人。

    2.注重发展新兴业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土地较为充裕的镇村,要积极参与本地的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等项目建设,通过改造以前的旧厂房,开发建造一些高标准、设施先进的多层厂房,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对集体原有和新建的厂房等固定资产,除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以外,也可以采取合作、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项目开发和企业经营,为集体带来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2)中心镇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山市农村经济目前基本以工业发展为主,这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中心镇区要通过发展服务业来改变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尤其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物流运输、技术服务、广告会展等服务业。自然资源优越的五桂山、三乡等镇村两级,积极开发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现代农业等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

    (3)各专业镇村要配合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全力发展健康医药、装备制造、高端电子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加快实现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3.推进现代产权制度改革

    (1)要确立和赋予农民对集体产权的处分权,不能随意剥夺,保障村民的基本权利。

    (2)打破股权设置上的平均主义,拿出一部分集体股份出售给个人,让管理者和一些能人持有更多的股份。

    (3)要建立股权流转机制,让股权通过转让流动起来,这样股权在流动过程中,自然打破原有的“一人一股”的平均股权结构。

    (4)引进外来资金,吸引战略合作者。外来资金的加入不仅能解决集体经济资金匮乏的痼疾,还能带来新的项目、技术和管理理念,给集体企业带来活力。股权结构的变动,不仅打破了原有股权结构的平均主义,同时也改变了过去一人一票的决策机制,将促使企业建立起更加高效的经营决策机制。

    4.建立现代化的集体经济组织体制

    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自从经历股份制改革以后,在组织管理体制上基本采取“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这与中山市发达的城市化水平格格不入。当前,中山市农村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的思路该是实行政企分离,逐步向现代化的组织管理体制过渡。

    (1)经济基础较好的村镇,在集体经济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分离的前提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经营管理,使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真正成为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公司。

    (2)通过镇、村、农民三方参股方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集团公司,打造一批较大规模、产业优势突出、管理规范的明星集体经济组织,并创造条件力争上市,将企业推向市场做大做强。

    (3)对于集体经济较薄弱、负担较重的村镇,可以考虑取消集体经济组织,将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管理。

    (4)探索研究集体资产的信托化管理方式,委托专门管理机构或管理人才经营管理集体资产,在创新资产经营管理方式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提升集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

    5.逐步减轻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共负担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了企业组织不需要承担的诸如计生、社区公益事业建设、基本组织运行开支等众多公共开支,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免征企业所得税。统筹城乡发展,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而且,中山市城乡发展较为均衡,农村未来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那么理所当然,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应该逐步转移给政府。但从长远看,建立独立的产权清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保障集体经济组发展的根本之策。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当地财政能力的增强以及各项配套改革的到位,当地政府应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共开支纳入财政预算,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不承担社区公共开支的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必将有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

    6.强化结对帮扶长效发展机制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力开展包村帮扶活动。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原则,通过市镇两级的部门与经济薄弱村结对,通过筹集帮扶资金、培育发展项目的举措,实现“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尝试村村结对帮扶,通过帮扶活动,实现强弱村在资金、项目、信息、技术、土地等方面资源共享,促进弱村变强、共同发展。探索村企结对帮扶,发动当地知名企业,牵手村社区共建新农村活动,达到合作共赢。

    7.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

    人才匮乏是影响中山市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是决定农村集体经济能走多远的关键。

    (1)要加强村干部选拔。要建立党务干部人才库,选拔懂经济、会管理、能服务的复合型村级“一把手”,探索实施面向支部书记的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干部制度。要扩大选人范围,注重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不断优化农村干部结构。

    (2)要提高“两委”干部素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通过举办行高层次的专家讲座、定期轮训、选拔优秀青年送到国内知名院校深造等措施,培养一批懂管理、会经营的农村干部,使村级领导班子真正成为带领农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作者: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赵卿  

    本文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410YKQ06〉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