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
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源流 | 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综述
客家阿叔 黄石华
客家经济网   2016 年 3 月 4 日 17 时 29 分 32 秒  
来源: 梅州日报数字报   2016-2-20 17:40:45

 

 


2014年黄石华(右二)在郑州参加由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主办的《梦归中原•迎客还家》联欢晚会上。


    阅读提示
    著名爱国侨领、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的创办人、奠基者,我们客家人所敬重的客家精神领袖、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总执行长黄石华博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2月5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8岁。黄石华博士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心血贡献给了全球客属事业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大业,为此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执着和无私奉献精神博得了海内外客家儿女的崇敬和爱戴,德高望重,功照千秋。
    作为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始于1971年,基本上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举行一届。已是耄耋之年的黄石华博士屡屡参会出席,因为正是这个从河源龙川走出来的客家人,在香港创办了这个客家人的联谊大聚会。做客家人社团联络工作超过60年的黄石华,因为其杰出贡献,而被客家乡亲亲切地唤为“客家阿叔”。
    围屋岁月
    尽管在香港已居住了60多年,黄石华还是不习惯“对门对面不相识”的公寓生活。小时候在乡下住过的围龙屋,时常出现在他记忆中。那是家族的祖屋,前后三进,左右各两排,最外面的堂屋大门是牌坊式的,上面镶嵌着“君子诒”几个大字。19岁之前,黄石华都住在那里。
    黄石华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记得那年春节,父亲还回来过,在十几个士兵的簇拥下,骑着高头大马回来,也骑着马离开;6岁那年,父亲回来了,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母亲,再也没有远离“君子诒”,只不过,这次回来的,是一堆遗骨。
    黄石华记得,家乡人总会说一句话“走得出去是龙,走不出去是虫”,来勉励男人们远行。
    父亲黄文是祖父黄昌瑚的次子。据说祖父一共有六个儿子。但除了一个跟随父亲到军营当兵的叔叔,黄石华从来没见过父亲的哥哥和其他弟弟。后来稍微懂事一点,他才听说,早年间那些伯伯和叔叔纷纷坐船出海到南洋谋生,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很有可能在海上遇到风浪,葬身鱼腹了。”
    这样的聚散,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无论走到哪里,围屋永远都是他们守望的根。
    重教
    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哥哥黄木华读完小学之后只得辍学养家。但对于黄石华,家里的要求是无论如何都要把书读出来。因为穷,中学时代的黄石华不得不通过给当时的《中学生》《东方》《生活周刊》等刊物写稿,赚取伙食费。他给主持《生活周刊》的邹韬奋写过信,讲述自己的贫穷和艰难,希望得到邹韬奋的鼓励。邹韬奋很快回复了他,鼓励他坚持,把眼光放长远。
    1937年,黄石华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全省第三;1938年,他去重庆考中央政治大学,更是取得全国第一。
    按照客家人的规矩,一个大家族的祠堂都拥有一大片公田(祖尝),是全族用以调剂的。但凡考上秀才、举人,就会被认为不辱祖先、光耀门庭,是要从公田里划出一大片最肥沃最精良的部分,作为“学田”,以奖掖中举者。这正是客家人所谓的“耕读传家”的具体表现。
    这种传统影响了黄石华,二十六七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开校办学,在广州办了一所中学和一所职业教育专科学校。去了香港之后,他加入客家人社团香港崇正总会,1998年,他又发起成立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兴学育才、捐资助学是他和同伴们的共识和行动。哪怕是只能靠台湾和香港的一些房产租金过活的时候,他也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一个以祖父、父亲和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基金会——“香港昌文华家族基金会”,以资助贫困学生。
    “硬颈”
    曾观涛是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的副总执行长,年过六旬的他说起年过九旬的黄石华,除了敬佩之外,还有抱怨:“他很‘硬颈’,自己决定的事情很少轻易改变,也绝不轻易在言语上妥协。”
有时候,他们这些后辈,觉得应该让老人多休息一些,后辈们多承担一些工作,但黄石华并未给自己“减负”,该他干的,每一件他都绝不假他人之手。
    “硬颈”是客家话,说一个人很固执,也指这个人很硬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硬颈是客家人最常见的性格特征。在千百年流离迁徙的过程中,客家人要生存下来,成就家园基业,需要绝不向命运低头、不服输、不妥协的“硬颈”精神。
    小时候,祖父告诫他们,硬气不是用在与人争强斗狠上的,是要用在为家国做出贡献上的。于是,十来岁的黄石华,写下“常思家国兴亡责,莫忘艰难百战身”为自己座右铭。
    黄石华1938年离开家乡远去外地求学。他趴在载满货物的运货车顶端,熬到重庆,考进了不收费的中央政治大学,攻读地政专业。
    客家人
    初到香港,黄石华成功应聘到《星岛日报》当记者。一进入报社工作,有人告知,你是客家人,可以加入香港崇正总会,那是一个客家人的社团。那个人就是南洋巨商、客家人胡文虎的儿子胡好,胡文虎还是崇正总会的创办人之一。
    当时的崇正总会很多人是颇有成就的社会名流:胡文虎、抗日名将张发奎、薛岳等,不少也是黄石华过去担任国民党国大代表时候的同仁。他没有多想,就加入了,跟着为社团做服务工作。
    1950年,他去台湾,碰到了比他大二十多岁的老乡周绍群。周绍群告诉他,他俩的父亲在军中是结拜兄弟,一起参军,一起读军校,一起参加北伐,一起成为护国军统领,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者。而他的祖父黄昌瑚在早年间也参加了太平天国的义军。
    黄石华大吃一惊,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原来是出身“革命世家”。后来,他发现,崇正总会的首任会长、客家人赖际熙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的一员。发动和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以及诸王是客家人;孙中山和领导的兴中会、同盟会,其成员中客家人也不在少数……甚至在毛泽东领导的革命中,客家人为数众多——井冈山兴国县是客乡。
    这个时候,黄石华发自内心地同意国民党元老叶楚伧说过的一句话:中国近代史是由客家人创造的。
    情结与使命
    1968年黄石华出任香港崇正总会的理事长,全力投入建成12层崇正大厦的工作。
    1971年,大厦建成投入使用,恰逢这一年也是总会成立50周年。黄石华想起崇正总会的宗旨中有“联络海内外客属人士”,于是他向会长张发奎提出,可以利用这个时机,举办一次客属恳亲大会。黄石华亲自到世界各地邀请客属团体参会。在他的努力下,一共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属团体代表参加这次大会。这也是有史以来,各地的客家人如此团聚在一起。从那之后,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人联合起来,在黄石华的鼓励下挂牌成立自己的客属团体。
    “我们客家人的根,都在中原,远在异地他乡,更不能忘记祖先啊。”黄石华说,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寻根意识,居住的地方每个村庄就有几座甚至十几座祠堂。客家人非常重视修族谱,这也是寻根意识的一种体现。
    黄石华一向觉得客家人可以做得更多:作为客家人,我们也应该为历史作出我们的贡献。
    认识黄石华的人都知道,他始终相信:中国必将统一。“客家人根在中原,故土在中国,客家人的潜意识都会希望故土强大美好,不希望分裂和离乱。那我们为什么不为达成美好的心愿努力呢?”回头看看那几年黄石华的活动,他的热情和勤力,让人震惊。
    先是成立崇正之友会,然后是1992年成立香港创建学会和国际客家学会。1992年7月联合台湾同仁在台北召开第一届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以后各届均没落下。
    1996年受邀第一次率领香港崇正总会代表团到北京访问,回港后又立即组团访台,传达有关讯息。
    1997年12月,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成立,1998年9月又成立了全球客家• 崇正会联合总会,希望藉此团结社会各界精英,促进中国早日和平统一。
    1999年10月,他综合整理各方意见,以香港崇正总会、香港创建学会、崇正之友会、国际客家学会、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全联会的名义,提出《六团体对两岸中国和平统一的国是建言》。 (来源: 《中国周刊》 作者∕邓艳玲 ;有删节)
    黄石华生平简介:
    黄石华(1919-2016),字行奋,笔名磊、茅舍。出生于广东省龙川县金鱼乡马江村井头,是粤籍国民党名将黄文(字质彬)之次子,中国名教育家黄麟书之堂弟。九岁失怙、赖生母暨祖父母及后过继叔父庆宗公叔母钟氏教养成人。
    黄石华幼年以投稿卖文完成中学学业。民国二十六年(1937)参加广东全省会考,名列第三。时抗战爆发,19岁追随邑人张克明领导东江青年救亡运动,并与友人创办《龙川日报》《东江日报》,宣传抗日救亡。
    黄石华先后肄业中央军医学校,毕业龙川第一中学及中央政治大学,参加国民政府高等文官考试优等及格。
    24岁任中央部会科长,草拟中央扶植自耕条例,指导四川北碚扶植自耕农实验区;25岁任甘肃省地政局科长,主持完成甘肃湟惠渠扶植自耕农实验区。抗战胜利后回粤创办申原棉织厂、民生职业学校、西华中学。29岁当选国民大会代表。
    黄石华曾任国立西北农业技术专门学校,国立兰州大学、广州省立法商学院、广州国民大学等院校讲师、副教授、教授,及中央训练团西北分团、广州分团特约讲师。
    黄石华热心社会公益,忠国家爱民族,在港曾担任多个工商机构、福利社团重要职位及名誉会长、会长;是龙川同乡会创办人兼会长、理事长,国立政治大学香港校友会创办人、理事长、副会长。他作为崇正总会永远会长兼理事长及崇正中小学校监督十余年,任内完成崇正大厦及中小学建校工作。1971年举行崇正总会金禧庆典,召开全球首次客属恳亲代表大会,参加国家、地区达49个。
    黄石华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出版事业,推广道德伦理,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而服务会务,福国利民之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尤其是担任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先后20余年,诸多建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