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采矿冶炼产业
采矿冶炼产业外国大公司 | 采矿冶炼产业中国大公司 | 采矿冶炼产业市场营销 | 采矿冶炼产业并购 | 采矿冶炼产业国际化 | 采矿冶炼产业综述
有色金属的李四光陈景河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9 日 20 时 47 分 39 秒  
来源: 百度百科   2009-7-5 17:53:00

  

 

    1982年,刚从福州大学地质专业毕业的陈景河满怀青春的梦想到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报到,并作为紫金山金矿普查项目负责,前往神奇的紫金山。从此,“骑着‘五龙\'驾雾,伴着‘麒麟\'入眠;多少汗水、多少艰辛,终于发现了我日思夜想的黄金!”(摘自《我与紫金,此生不了情》陈景河)。1984年,陈景河首次在论文中提出“上金下铜”成矿预测,并在工程中得到验证,使紫金山金铜矿成为我国“七五”期间探明的重要金属矿床之一,《福建上杭“紫金山式”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研究与勘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景河是紫金山金铜矿的主要发现者、研究者和现场勘查负责人。对紫金难以割舍的情结,让他在完成紫金山的勘探工作后毅然放弃大城市和条件优越的工作,来到贫困的山区县,走马上任“职工只有76人,总资产仅351万元,靠买卖零星矿产品度日”的上杭县矿产公司经理。1993年,由上杭县矿产公司改组而成的紫金矿业公司开始对紫金山进行开发。按照设计院设计,紫金山矿床进行全泥氰化,预算总投资需2900万元。这对于当时的紫金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最终,陈景河未受限于“南方潮湿多雨、紫金山地形险要,不适合采用堆浸工艺的常规判断”,根据紫金山金矿的矿石特点,大胆选用了投资额低、生产成本低的堆浸工艺,用700万元建成了年处理矿石5万吨规模的矿山。
    之后从1996年到2000年,紫金山依靠自身发展的积累,进行了二、三、四期技改,迅速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单体矿山保有可利用储量最大、采选规模最大、黄金产量最大、矿石入选品位最低、单位矿石处理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黄金矿山。
    2000年,紫金矿业初具实力、且在黄金行业内拥有了较高知名度,陈景河适时提出了“国内黄金行业领先-国内矿业领先-进入国际矿业先进行列”的三步发展战略,率领紫金人果断地“走出去”,到贵州、吉林、新疆等地参与矿山开发,抢得了占有资源的先机。
陈景河亲自策划了公司的几次改制工作,最终于2003年12月23日成功在香港上市,搭建起通向资本市场的桥梁。借助上市公司的严格要求,紫金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企业管理体系,迎来了更加飞速的发展时期。
    如今,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本土、新疆、贵州、内蒙、吉林、青海、西藏、黑龙江以及河南等二十多个省和海外七个国家投资组建了近百家下属公司;成为国内著名的黄金矿业企业。2006年位居《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排行榜第17位、最具有投资价值的海外上市公司第16位(矿业企业第1位);2007年位居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第二位。
    2006~2007年,紫金矿业集团的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股权受让方式控股蒙古纳日陶勒盖金矿、越南大班铅锌矿和周边的铁矿,入股英国伦敦上市公司RidgeMining成为其最大股东;尤其以要约方式成功收购英国伦敦上市公司蒙特瑞科,创中国公司以全面要约方式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第一例,以及中国收购英国上市公司的第一例。
    陈景河和“紫金现象”、“紫金速度”一起,在业界被广泛关注,并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007年,《环球企业家》杂志将陈景河列为“2006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25人”之一。
    陈景河是专家型的企业家,是紫金大多数大型项目科技攻关及其工程化的组织者、实施者,技术方案的提出者、实施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解决者。陈景河有着远大的抱负,以“矿业立企,报国惠民”为宗旨,瞄准创建“高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欲创“百年紫金”!